补贴的发放和能否并网直接影响分布式光伏的盈利能力,进而影响了银行业放贷的信心。
相比之下,光伏的17%左右的转换效率,并非那么低廉了。使人类可以大量印发书籍和刊物。
中国政府应当是意识到了光伏发电的成本下降使得光伏成为支柱能源的时间不再遥远,而可能是两三年内的事情,再不做好准备,就会错失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像拉斯维加斯那样的例子,是个例外,在中国出现的可能性不大。虽然仅靠一个部门主管机构的一两份文件就像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是不可能的,但从这一系列的文件可以看出,我国政府关于光伏的政策,正在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地迈进。西部日照条件好,土地辽阔,而且大多是戈壁和沙漠,非常适合光伏发电,而且是集中式的大型光伏电站。我国分布式发电的发展,首先将带来系统集成产业的兴起,其次,对于电网广域监控系统和微功率调度系统将有一个很大的促进。
其影响将远远大于互联网给人们带来的变化。历史给出的一个教训在于,过度依赖和指望任何单一的燃料或技术都是不明智的。但是,目前我国天然气发电项目面临资源储量有限、发电成本较高等问题。
同时,天然气价格较高,按照去年国家出台的增量气价格测算,发电成本远高于水电、核电、煤电和风电,天然气发电属于政策性发电,需要地方政府给予补贴或者联动上调电价才能生存发展。未来,这一领域更有利于民间资本的进入,从而释放市场活力。同时,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处在用能终端,直接与大用户或社区结合起来,省去了大量电网建设费用和供热管道费用,尽管电价仍然在0.8元/千瓦时左右,但与商业用电、工业用电价格具有可比性,需要政府补贴的额度要比大型联合循环机组低得多。今后,原则上应限制发展大型燃气联合循环机组。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通过冷热电多联供方式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综合能源利用效率高达80%以上,要高于大型燃气联合循环电厂60%及以内的利用效率。记者:天然气在调整能源利用方式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天然气价格昂贵、储量有限,如何才能将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价值?欧阳昌裕:国家发展改革委多次发布天然气利用政策,国务院去年公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也明确提出了优化天然气使用方式的具体要求。
我国天然气资源较为贫乏,目前供应的30%左右依赖进口,不久很可能要超过50%。提出上述发展原则是基于天然气是优质清洁的化石能源,同时具有气源要依赖进口和发电成本高的现实特点。去年,受国家能源局委托,中电联对天然气发电进行了专题研究,提出要优先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有序发展燃气调峰发电机组,因地制宜发展大型联合循环燃气热电机组。随着天然气分布式发电和并网技术日益成熟,结合城乡天然气管道布局规划和建设,加快发展分布式冷热电多联供机组,比建设大型燃气热电联产联合循环机组更有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提高价格竞争力。
从管理层面看,国家、省市区和大部分城市都相继制定过天然气管网规划,未来需要城市对各类地下管网进行统筹规划、统筹建设,这也是衡量一个城市综合管理能力的主要指标。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末就开始大规模建设大型天然气发电项目,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工程技术标准相对完善,工程建设质量也较高。在夏季和冬季高峰时段,天然气发电经常受供气不足的影响,这种局面短期内可能不会有所改观。所以,天然气发电规模要适度,要与地方政府财政补贴能力或本地区电价可承受力相匹配。
从多地出台的文件中不难发现,在能源领域,煤改气等一系列天然气利用工程占比较大。所以,发展天然气发电是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必然选择
无论从国家近期还是长远发展看,高效发展天然气发电,对满足国内能源和电力需要、调整能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和治理大气污染、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推进国内高端装备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天然气发电调峰性能好且清洁,虽然价格高,但也客观需要在风电等新能源大规模发展、系统调峰容量严重不足地区,适度建设部分燃气轮机组,承担调峰调频任务,提高系统运行灵活性,减少弃风、弃光。
同时,有限的天然气发电规模应该布局在能源利用效率高、发电成本相对低和电力系统最为需要的领域。从多地出台的文件中不难发现,在能源领域,煤改气等一系列天然气利用工程占比较大。我国天然气资源较为贫乏,目前供应的30%左右依赖进口,不久很可能要超过50%。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末就开始大规模建设大型天然气发电项目,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工程技术标准相对完善,工程建设质量也较高。因地制宜发展大型联合循环燃气热电机组,就是要结合西气东输管道和进口液化天然气建设,利用现有热力管道资源,主要在北方受端地区根据供热需求规划建设少量大型联合循环热电机组特别是替代燃煤热电联产机组,以改善大气及生态环境。同时,天然气价格较高,按照去年国家出台的增量气价格测算,发电成本远高于水电、核电、煤电和风电,天然气发电属于政策性发电,需要地方政府给予补贴或者联动上调电价才能生存发展。
从更深层次来看,与大型电厂相比,单个分布式能源系统具有投资额小、潜在数量大的特点。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在国外较为成熟,而在国内则是新领域,将为我国创造新市场。
举例来说,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如果新建开发区、商业区或小区,就可以考虑建设一个或几个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来就地解决能源供应问题,不再需要建设大电厂和铺很长的热力管道,同时也很好地解决了环保问题。正因为如此,我们提出要有序发展燃气调峰发电机组。
记者:在治理大气污染行动中,我国多数地区不约而同地把天然气替代煤炭作为主要抓手和有力措施,但是,天然气项目的发展面临着来自多个方面的压力,这一环节是以怎样的思路进行规划的?欧阳昌裕:做任何事情,困难总是有的,关键要看做这件事情是否有必然性和必要性。同时,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处在用能终端,直接与大用户或社区结合起来,省去了大量电网建设费用和供热管道费用,尽管电价仍然在0.8元/千瓦时左右,但与商业用电、工业用电价格具有可比性,需要政府补贴的额度要比大型联合循环机组低得多。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国内西气东输工程和进口国外液化天然气(LNG)等项目的逐步推进,由于天然气合同都是照付不议合同,不管实际利用消化了多少,买方都必须按照合同确定的价格和购买量支付给卖方,在民用市场尚未成熟和天然气管道网络尚不完善的情况下,都需要大用户来支撑,这也是国际通行做法,所以国家就配套规划建设了相当规模的天然气发电,对天然气发电无形中起到了推动作用。所以,发展天然气发电是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必然选择。记者:从长远来看,我国天然气利用项目将会是怎样的局面?这个领域的发展会对电力建设市场带来怎样的机遇?欧阳昌裕:正如前面所讲,高效发展天然气发电至少包括两方面内涵,一是发展规模要适度,未来装机规模既要与我国天然气规划相协调,更要与各地区的财政补贴能力或电价可承受力直接挂钩;二是要高效利用,主要是发展分布式能源系统。从历史上看,我国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间,就开始在四川等地小规模地利用天然气发电,有一定的经验。
分布式能源系统技术含量高、差异性大,集成作业,地下管网也少,点多面广,将为电力建设单位特别是小微企业带来更多机会。随着2013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出台,全国各地大气治污均给出具体的规划与目标。
2013年底我国天然气发电装机在4300万千瓦左右,分布式还很少,我们建议2020年天然气发电规模1亿千瓦,其中分布式4000万千瓦左右,2030年天然气发电2亿千瓦,其中分布式1.2亿千瓦左右,未来发展规模还会增加。近些年,随着我国天然气管道网络的逐步完善,民用市场也逐步成熟,我国天然气供需矛盾越来越大。
未来,这一领域更有利于民间资本的进入,从而释放市场活力。提出上述发展原则是基于天然气是优质清洁的化石能源,同时具有气源要依赖进口和发电成本高的现实特点。
那么,该如何看待并解决这些困难?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替代的重要一环,在未来的发展中会为电力建设市场带来哪些机遇?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欧阳昌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通过冷热电多联供方式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综合能源利用效率高达80%以上,要高于大型燃气联合循环电厂60%及以内的利用效率。在夏季和冬季高峰时段,天然气发电经常受供气不足的影响,这种局面短期内可能不会有所改观。天然气是一种优质、清洁的化石能源。
积极有序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已成为我国重大能源战略,而新能源往往具有随机性、间歇性的特点,客观上需要一定规模的灵活调节电源与之相匹配。同时,国家从去年开始上调增量天然气价格,明年,存量天然气价格也要调整到位,而一些地区的上网电价或财政补贴联动没到位,这就造成了天然气发电大面积亏损。
但是,目前我国天然气发电项目面临资源储量有限、发电成本较高等问题。今后,原则上应限制发展大型燃气联合循环机组。
记者:天然气在调整能源利用方式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天然气价格昂贵、储量有限,如何才能将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价值?欧阳昌裕:国家发展改革委多次发布天然气利用政策,国务院去年公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也明确提出了优化天然气使用方式的具体要求。从管理层面看,国家、省市区和大部分城市都相继制定过天然气管网规划,未来需要城市对各类地下管网进行统筹规划、统筹建设,这也是衡量一个城市综合管理能力的主要指标。
上一篇:石化能源
下一篇: 760